設為首頁fbYouTubeWhatsapp頻道IG

Post76.hk

搜索
查看: 3564|回覆: 2

[CAS音響] PS Audio Stellar Gain Cell DAC ( > , < )

[複製鏈接]

650

主題

1萬

回帖

1

精華

白鑽玩家

我是, 超級無敵, 宇宙最強, 天下第一, S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積分
613758

76-FC 綠翡翠勲章三星玩樂勲章

發表於 2017-5-13 10:3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如果想睇到更多76師兄嘅分享,快啲登入成為會員啦!

您需要 登入 收看或下載更多內容。還未成為會員?成為會員

x
美國PS Audio近日推出了全新系列Stellar,一共有三樣器材,包含了一部DAC前級擴大機,一部兩聲道後級擴大機以及單聲道後級擴大機。Stellar定位在容易負擔並保有優異聲音,PS Audio認為在此價位當中,難以找到能與其匹敵的對手。台灣代理商上週也送來了剛剛抵台的Stellar Gain Cell DAC與Stellar S300兩聲道後級擴大機到MY-HiEND,搭配法國Atohm喇叭讓我們試聽。

From my-hiend.com

全新系列幾乎無門檻
此系列完整的三樣器材分別為Stellar Gain Cell DAC,這是一部數位類比轉換器,更重要是加入了前級放大功能,PS Audio將兩者結合發揮1+1大於2的效果,售價約2,000美金。第二樣是Stellar S300兩聲道後級擴大機,8歐姆阻抗下提供140瓦,4歐姆阻抗下提供300瓦推力,售價約5,000美金。第三樣則是單聲道後級擴大機Stellar M700,8歐姆阻抗下提供350瓦,4歐姆阻抗下提供700瓦推力,售價約5,000美金。

這回我們主要重點擺在Stellar Gain Cell DAC,雖然名為DAC,但實際上還具備前級擴大機功能,全機都在美國PS Audio的工廠生產,在控制價格下是否還能保持好聲音呢?

這次送來的是未拆封的全新機器。

打開包裝箱後,有一本使用手冊與一張出廠前的品管證明,另外還附了一條小黑電源線。

Stellar Gain Cell DAC體積為full size,前面板有一個音量控制旋鈕,一個顯示螢幕與訊源切換鈕。在機殼上後方則是散熱孔。

在機箱兩側後方也有散熱孔,可以稍微看到一點內部。

STELLAR DAC一機八入,功能豐富
從背面可以看到輸出與輸入的端子相當豐富,身為一部DAC擁有數位輸入多達五組,USB Input讓其可以擔當USB DAC,能夠接收PCM檔案24bit/192kHz與兩倍DSD檔案(DoP)。連接電腦USB後可以透過智慧裝置上的第三方軟體直接控制,例如iTunes、JRiver、MConnect、Windows Media Player、Foobar、Pure Music、Bit Perfect、Media Monkey、Audirvana或Ammara。

另外也提供一組光纖輸入,最高192kHz。兩組同軸輸入,最高192kHz。 以及一組I2S的HDMI輸入,一般的S/PDIF與AES/EBU數位傳輸會將音樂訊號與時基混合一同傳輸進DAC當中,DAC必須再將兩種訊號個別分辨出來,HDMI傳輸則是分開傳輸音樂訊號與時基訊號,I2S傳輸可以搭配PS Audio自家的DirectStream轉盤,這點非常重要,因為DirectStream轉盤是非常少數能直接讀取SACD中的DSD層並將其傳輸給後端的播放機,過去DirectStream轉盤可以搭配PS Audio其他較昂貴的DAC做這個傳輸,而現在又多了Stellar Gain Cell DAC這部更平價的DAC了。

Stellar Gain Cell DAC也同時可以當純前級擴大機使用,所以提供了一組平衡XLR類比輸入,三組的單端RCA類比輸入。在輸出上提供一組平衡XLR類比輸出和一組單端RCA類比輸出。

內部解剖
我接著直接打開機殼看看內部狀況。

打開後可以看到一個大型環形變壓器,後方則是數位電路板(右側)與類比電路板(左側)。

高電流環形變壓器為挪威Noratel製作,這是一間非常有規模與超過一百年歷史的製造廠,客戶涵蓋音響、醫療、綠能、自動化機械、汽車、船運、交通等等各行業。電源部分還使用了7個穩壓器、高速電源供應二極管、15,000的低串聯電阻(low ESR)電容器。

USB接收晶片使用的是XMOS。

搭載自家專利技術Digital Lens
Lattice FPGA晶片。Stellar Gain Cell DAC在數位類比上是參考自家產品Nuwave DSD DAC所設計的進化版,特別使用自家技術Digital Lens,所有輸入的數位訊號皆以原生狀態進入CPLD(簡化的FPGA),不做任何取樣率轉換。辨別輸入的取樣率和格式後,會重新鎖定所有數據訊號,降低jitter,輸出波型數據到DAC中,並利用高速/低門(high speed/low gate)邏輯運算減少延遲並快速傳輸訊號。

DAC晶片則是採用ESS Sabre 32bit Hyperstream結構,有被動式濾波降低傳輸失真。輸出為獨特的A類,完全平衡並利用半導體與IC直接耦合混合陣列,輸出頻寬為-3dB/60kHz直接進入前級擴大電路。

Gain Cell解決音量失真問題

Stellar Gain Cell DAC當中的Gain Cell指的便是前級輸出的重點,也是照片上的兩個藍色長方盒蓋住的地方。這部分是前級輸出的核心,Gain代表增益,Cell則是代表一種結構 – Gilbert Cell。

前級擴大機有一個固定的問題在於音量衰減的方式,也就是指在調整音量時會造成的音樂訊號損失或失真,目前各家廠方的作法有非常多種,電位器、步進式衰減器、光電阻、變壓器或電子開關等等,方法這麼多代表似乎沒有一個通用的方式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關於這點早在2000年PS Audio就已經著手研究,他們最終找到了一個方式可以解決,但這其實不是新方法,而是在1960年代由Howard Jones和Barry Gilbert所使用的Gilbert Cell結構,並加以改良。Gilbert Cell當時廣泛應用在錄音與混音器材上,是一種純類比的結構,這個方式在後來數位誕生後就沒人採用。這個方式不需要在訊號路徑上增加任何元件,就能夠讓用家透過前面板的控制器調整音量達到80dB的衰減範圍,如果設計正確能夠達到高端前級擴大機的效果。

看完內部結構和技術介紹後我們便將Stellar Gain Cell DAC上架了。可以看到顯示螢幕雖然不大,但是有許多有用的資訊,最大的數字便是音量,左方小字則是音樂檔案格式(PCM),取樣率(44,1),濾波形式(F-3)。Stellar Gain Cell DAC提供了三種濾波選擇(限PCM格式),呈現出的聲音略有不同,可以依照個人喜好選擇。在小字旁有一個小按鈕可以切換輸入源,一共有八組,這些功能都能透過遙控器操作。

接上線材後的模樣。Stellar Gain Cell DAC有不同的輸入和不同的輸出,加上不同的檔案格式與取樣率,搭配了三種濾波可以玩出非常豐富的變化。

Stellar S300兩聲道後級擴大機最高能提供4歐姆/300瓦的推力,8歐姆/140瓦。S300的內部線路結構由PS Audio工程師Darren Myers一手建立,為了達到足夠的功率和控制力,利用D類的高電流、低失真和平坦的響應頻率,而最終的音樂動人與否取決於Stellar銜接前級輸入與後級輸出的關鍵橋梁,Darren Myers採用近似真空管的A類MOSFETs,並成功將其與放大級結合,成為了Stellar S300最終的核心電路結構Analog Cell。

背後提供了一組平衡XLR類比輸入與一組RCA類比輸入,左右各有兩組輸出,可以bi-wire也能只用一組。

直接上架,Stellar系列的外型基本上都長得差不多,散熱孔的位置也一樣,尺寸一模一樣,空間有限的用家疊在一起很好看,聲音考量的話當然分開放比較好。

搭配法國之聲Atohm GT1-HD
這次試聽搭配的喇叭同樣是藝聲音響代理的法國Atohm GT1-HD書架喇叭,GT系列在2015年更新為GT-HD,共有五個型號,GT1-HD為這次所使用的書架喇叭,GT2-HD和GT3-HD則是落地喇叭,另外還有一個中央聲道GT-CENTER-HD以及超低音GT-SW2。

GT1-HD為兩音路兩單體設計,一個高音單體,一個中低音單體,阻抗6歐姆,靈敏度89dB,分頻點為2.5kHz。箱體採用19mm MDF製作,箱體兩側為弧形打消平行面,低音反射孔在喇叭正下方,可以看到角錐與箱體間留有空隙。

GT-1HD高音單體採用的28mm軟半球單體能夠涵蓋很寬廣的頻率範圍,從2000Hz到30kHz,可以很理想地連接到中低音單體所工作的範圍,為了讓靈敏度達到98dB/2.83V/1M,不選擇號角設計和壓縮艙室設計,採用配備釹環型磁鐵。中低音單體使用absolute系列單體,用自製的特殊合金單體振膜,並使用 Kapton和Nomex製作線圈銅框架,確保在20Hz到2500Hz完美運動傳遞,absolute系列有專屬的單體鋁製框架,包含振膜的深度和工作時的移動範圍以及一些電機上的需求都是經過收集參數後才製作出適當的鋁框架。

銀色的Atohm名牌質感相當好,箱體表面有三個吸鐵可以吸附網罩。

Atohm GT-HD系列的後方都有一個可以調整高音增益的旋鈕,有三段可調,中央是不增減,另外可以增加3dB成為更解析的模式,或是減少2dB成為更柔順的模式,這端看用家聽覺習慣、空間環境和搭配的器材使用。

搭配起來十分合適。

音響與音樂的百分百融洽
這次送來的PS Audio Stella系列前後級是全新的,初開聲稍微過於緊張,但隨著每天長時間播放後,到了準備仔細聆聽時已經好上不少,PS Audio給我充滿音樂性的印象也逐漸跑出來了,搭配的是法國ATOHM的GT1-HD 兩音路書架喇叭,過去我們曾評測過幾款ATOHM的喇叭,得知原廠是十分重視科學數據的設計,聲音上給人有自然解析不含糊的感受,搭配音樂性豐富的前端會有均衡的表現,ATOHM搭配PS Audio我認為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這兩個品牌組合在音響展上,代理商也經常搭配開聲,將來大家應也會有許多機會在公開的展會上聆聽到這樣的組合。

我播放Diana Krall的現場錄音專輯<Live in Paris>來聽聽這套系統在多方面的表現,首先是場面的展現,ATOHM GT1-HD雖然是書架喇叭,個頭很普通,但是與PS Audio Stella系列搭起來好卻呈現了相當均衡的音場,雖然不是廣闊到穿牆而出,但卻非常適量地充滿了喇叭後方的空間,聲音的密度十分充足,讓我得以將喇叭兩側拉開而不會失去聲音的在空間中的綿密性,無論音像的位置在哪或是音量的大小,聲音都保持著相當好的清晰度。這套搭配上讓聲音兼具了音響性和音樂性,聲音的動態充足,控制力好,足以見得擴大機的驅動力和控制力相當不錯,播放這張專輯我曾在其他系統上聽過更解析的聲音也聽過更具音樂性的表現,我認為PS Audio Stella與ATOHM GT1-HD在這之間取得了很好的平衡。在曲目中的鋼琴聲音雖然清亮,然後依然保有聲音的厚度,再響亮一點會過度,再深厚一點會無趣,十分剛好。

接著播放今年2017高雄音響展的示範片,第一首”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降B小調鋼琴協奏曲.第一樂章”,展現出了整套系統的動態表現,儘管是書架喇叭,但是震撼力還是相當充足。瞬間動態呈現的很不錯,音場有深度聽來有層次,鋼琴鍵落下有份量有形體,讓整套系統在播放複雜寬宏的樂曲時也有足以令人滿意的表現。第五首與第七首的”貝多芬:迪亞貝里鋼琴變奏曲,「主題」、「變奏7」”,系統展現更乾淨清晰的聲音,音符隨著琴鍵躍動,再一次看到在微小動態上的表現令人精神一振,令人心情隨之愉悅輕快。最後一首為林佳靜演奏的《我最喜愛的事》鋼琴演奏版,選自樂劇《真善美》,這曲節奏令人感到特別舒適,雖然演奏特別的技巧並不多,但演奏者完全掌握了速度快慢間的變化和均衡,系統提供了足夠清晰透亮的琴音,讓聆聽者能完全享受到音樂帶來的真善美。

再播了一張<Chen/He The Butterfly Lovers/Tchaikovsky Violin Concerto>,就是由Gil Shaham(夏漢)演奏的梁祝,小提琴的聲音相當細膩而清晰,我發現這套系統隨著我聆聽的時間越來越長,聲音的質感顯得越來越好。在這張專輯中,聽得見演奏者的呼吸起伏聲,小提琴弓弦摩擦的細膩,聲音快速劃破空間的速度,搭配樂團的瞬間音壓和動態。在低吟段落身段夠柔軟而溫馴,在大場面時動態充足,發力迅速毫不拖延,令人聽清楚了PS Audio Stella和ATOHM GT1-HD的能耐。

最後播放一張Jack Johnson的<In Between Dreams>,這張專輯在中頻段的份量較多,也聽得出這套系統在中頻是相當有力道的,在演奏的鼓點份量感很夠,吉他演奏清晰富有彈性,撥弦聲通透有光澤,吉他箱音共鳴量感不多不少很剛好。我發覺系統在播放一般流行音樂時都有很不錯的表現,系統的音響性足夠,在動態和高低頻對比也夠,中低頻飽滿有力,高頻光亮不尖刺,在一些有音場效果的唱片中都有很不錯的聽感。簡單來說這套系統不需要挑片子播放,在發燒片或是流行專輯中都能有平均以上的好表現。音響性略多於音樂性一點,但整體而言還是相當均衡。

超值之選,不須猶豫
PS Audio Stellar Gain Cell DAC加上Stellar S300兩聲道後級擴大機呈現了非常超值的功能和聲音,光是Stellar Gain Cell DAC就令人非常動心,光是2,000美元內的訂價加上能支援的音樂規格和多用途的連接方式就已經物超所值,更何況是在美國製作的PS Audio出品。這部DAC前級相當適合有意升級或是進入Hi-Fi音樂世界的朋友,可以用來當作系統聲音的基礎或是參考,這也再一次顯示了PS Audio與其他廠家完全不同的訂價策略,決心要讓自家好器材能夠讓喜愛的朋友輕鬆帶走,不留一點負擔。

PS Audio Stellar Gain Cell DAC 數位類比轉換器/前級擴大機
Physical
Unit Weight 13.5 lbs
Unit Dimensions 17” x 12” x 3”
Shipping Weight 17 lbs
Shipping Dimensions 23”x 18” x 9”
Power requirements
Input Power Model specific 100VAC, 120VAC, or 230VAC 50 or 60Hz
Power Consumption 20W
Mains Power Input IEC C14
Fuses 100V T250V-2.0AH (2A Slow Blow), 120V T250V-1.6AH (1.6A Slow Blow), 230V T250V-1.0AH (1.0A Slow Blow)
Accessories included US (NEMA 5-15P) (all versions), Schuko (CEE7/7) (230V version), UK (BS1363) (230V version)
Analog inputs
RCA 3 stereo pair
XLR 1 stereo pair
Digtial audio inputs
I2S 1 PCM (384KHz max), DSD64 DSD128, Compatible with DirectStream Transport SACD handshake for DSD playback
Coax 2 PCM (192KHz max)
Optical 1 PCM (96KHz max)
USB PCM (384KHz max), DSD64 (DoP) DSD128 (DoP)
Format PCM, DSD
Analog Audio Outputs
RCA (Analog Unbalanced)  1 stereo pair
XLR (Analog Balanced)  1 stereo pair
Headphones One 1/4″ headphone connector front panel
Analog Performance
Gain 12dB +/-0.5dB
Maximum output 20 Vrms
Sensitivity  5.3Vrms
Input Impedance 47KΩ single ended RCA, 100KΩ Balanced XLR
Output Impedance 100Ω single ended RCA, 200Ω balanced XLR
Frequency Response 20Hz – 20KHz +0/- 0.25dB, 10Hz – 100KHz +0.1/-3.0dB
Noise 20-20KHz <-90dBV
S/N Ratio 1KHz >110dB (max output)
Channel separation 1KHz >90dB
Input separation 1KHz >90dB
THD&IM 1KHz < 0.025%, 20-20KHz < 0.05%
Headphone performance
Output power @1% THD 300Ω 300mW, 16Ω 3.25W
S/N Ratio 1kHz Noise >95dB (max output), <-80dBV
THD & IM 1Vrms out 300Ω <0.05%, 16Ω <0.06%
Output impedance <4 Ω
Features
Volume Control 0-100 (1/2 and 1dB steps, 80dB total range)
Balance Control 24dB each direction in 1/2dB steps
Home Theater Mode Assignable to any analog input, Adjustable (in setup) to any level
Polarity (phase) Control Digital sources only
Filter Control 3 selectable digital filters (PCM digital sources only)
Trigger output (3.5mm 5-15VDC) 2
Remote Control Yes. Infra Red


5.11.3.jpg
5.11.4.jpg
5.11.5.jpg
5.11.6.jpg
5.11.7.jpg
5.11.8.jpg
20170508_001.jpg
20170508_002.jpg
20170508_003.jpg
20170508_005.jpg
20170508_006.jpg
20170508_007.jpg
20170508_009.jpg
20170508_010.jpg
20170508_011.jpg
20170508_012.jpg
20170508_013.jpg
20170508_015.jpg
20170508_017.jpg
20170508_032.jpg
20170508_035.jpg
https://twitter.com/xerxeshowie1
超級無敵宇宙最強天下第一Super寫手

127

主題

1106

回帖

0

精華

黑鑽玩家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積分
246368
發表於 2017-5-14 12:01 | 顯示全部樓層
佢有HDMI 輸入, 咁可唔可以藍光機讀SACD, HDMI 入PS 解DSD?
https://www.instagram.com/chsw2019/

221

主題

2166

回帖

1

精華

黑鑽玩家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積分
250320

76-FC 綠翡翠勲章

發表於 2017-5-14 12:56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WCHK 發表於 2017-5-14 12:01
佢有HDMI 輸入, 咁可唔可以藍光機讀SACD, HDMI 入PS 解DSD?

全名係I2S hdmi你google下就知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成為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允許回帖郵件提醒樓主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Post76玩樂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Post76玩樂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權利。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