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fbYouTubeWhatsapp頻道IG

Post76.hk

搜索
查看: 3864|回覆: 10

[黑膠碟] 或者當年EMI 說對了

  [複製鏈接]

434

主題

1萬

回帖

12

精華

白鑽玩家

老而不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積分
854348
發表於 2018-2-3 15:1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如果想睇到更多76師兄嘅分享,快啲登入成為會員啦!

您需要 登入 收看或下載更多內容。還未成為會員?成為會員

x
在80年代, Philips-Sony 聯手吹起了CD, 成為今日不可缺少的基本載體
當年EMI反而不太看好CD的興起, BBC 找到以前的新聞檔:
https://www.facebook.com/BBCArchive/videos/521241874915514/

...
或者在30年之後EMI是說對了. 可惜的是 EMI 已沒落了.

評分

參與人數 4威望 +90 金錢 +90 收起 理由
Msuper + 10 + 10 始終屍di體積佔優勢!
dc903 + 50 + 50 俾個Like你啦
old8woman + 10 + 10 一定要加分
文次郎 + 20 + 20 一定要加分

查看全部評分

還是好音樂最好.

116

主題

1萬

回帖

0

精華

白鑽玩家

音樂迷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積分
1842418

76-FC 綠翡翠勲章

發表於 2018-2-3 20:11 | 顯示全部樓層
時間證明一切,黑膠唱片最耐用最靚聲........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20 金錢 +20 收起 理由
kl122002 + 20 + 20 絕對認同

查看全部評分

24

主題

413

回帖

0

精華

鉑金玩家

Rank: 10Rank: 10Rank: 10

積分
107149

76 榮譽忠義勲章

發表於 2018-2-3 22:4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laiwingnang 於 2018-2-3 22:51 編輯

而家網上下載/串流係全球第一大音樂載體, 因為便宜/方便/免
費/選擇最多, CD 既銷售仍然緊貼在後, 黑膠點樣回春都仍然只係小眾,
唔明EMI有咩說對, 除左音響發燒友對黑膠情有獨鐘, 其他普羅大眾對黑膠其實係冇興
趣甚至反感

評分

參與人數 3威望 +70 金錢 +70 收起 理由
digiman + 10 + 10 絕對認同
Grandmaster + 10 + 10 絕對認同
窮小子 + 50 + 50 CD方便普及~多年令普羅大衆人與音樂拉近.

查看全部評分

434

主題

1萬

回帖

12

精華

白鑽玩家

老而不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積分
854348
 樓主| 發表於 2018-2-3 23:13 | 顯示全部樓層
黑膠是不是小眾? 沒錯的, 今日新一代的人只覺聽黑膠是hipster , 是retro 的東西. 年資夠的就明白黑膠是一種不可小看的東西(同樣地reel 也是)
只是一般而言現在都不會似以前有一台唱機當成必備.
一張好的黑膠唱片, 以我手上一些50年起的, 只要保養得宜, 至今依然好聽.
  
至於串流叫做有D方便外, 我暫不覺有什麼好處.  
同一支曲目, 猶其舊曲, 卻不同的source, 不同的format, 而且各者可以出不同的聲音, 以不同牌子的DAC 輸出也有不同的變化,
是好是壞呢? 有待看看
還是好音樂最好.

0

主題

296

回帖

0

精華

鉑金玩家

Rank: 10Rank: 10Rank: 10

積分
104609
發表於 2018-2-4 13:48 | 顯示全部樓層
laiwingnang 發表於 2018-2-3 22:41
而家網上下載/串流係全球第一大音樂載體, 因為便宜/方便/免
費/選擇最多, CD 既銷售仍然緊貼在後, 黑膠 ...

说得好, 日本歐美CD銷售量統計遠遠超越作很少數量印製的黑膠, 新專輯有哪幾張發黑膠? 古董車harley电单车興起能否代表全球都喜歡或買 , 面對現實!

評分

參與人數 2威望 +60 金錢 +60 收起 理由
窮小子 + 50 + 50
Msuper + 10 + 10 希望还有消费者买实体音乐,不要变文化遗产.

查看全部評分

13

主題

358

回帖

0

精華

黃金玩家

Rank: 9Rank: 9Rank: 9

積分
79911
發表於 2018-2-10 19:46 | 顯示全部樓層
想問一個白痴少少既問題,而家新生產既黑膠碟,其實係咪將16/44或者24/96既母帶寫入去Lacquer Master度?若果係,咁新既黑膠碟音樂格式其實係咪已經壓縮左?

唔好見笑

116

主題

1萬

回帖

0

精華

白鑽玩家

音樂迷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積分
1842418

76-FC 綠翡翠勲章

發表於 2018-2-10 20:41 | 顯示全部樓層
新版黑膠(指再版的)肯定已經不會用母帶做訊源,
唱片公司的母帶已經是DAT甚至只是電腦硬盤/外置硬盤的一組數碼資料
所以聲音未必勝過CD/SACD............

434

主題

1萬

回帖

12

精華

白鑽玩家

老而不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積分
854348
 樓主| 發表於 2018-2-10 21:4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kl122002 於 2018-2-10 21:44 編輯
old8woman 發表於 2018-2-10 20:41
新版黑膠(指再版的)肯定已經不會用母帶做訊源,
唱片公司的母帶已經是DAT甚至只是電腦硬盤/外置硬盤的一組數 ...


視乎公司而定. 一般而言母帶是很貴重的東西, 即使唱片公司也不會隨便開用.
音樂資料庫是母帶的其中一份副本收藏地方, 比如地方電台, 圖書館, 藝術中心之類的會可能有一份存檔, 猶如香港的電影資料館連作原理.
有時母本甚至可以是原演出者的後人私人擁有.  
再版, 特別是現在的一些專門生產唱片的大廠, 可應會由這些地方找到原母帶/母帶副本來出唱片.  

黑膠的問題是近年因黑膠大熱,  機器不足等, 在版權上租用變得不便宜, 令成本上漲.
又者, 我都覺一些過了 版權期限的錄音被人出得太多, 有點參差不齊.
我經常概嘆這個年代裡的音源已變得不似以前的那樣重視,
比如聽一支Nat King Cole, 我一定要找英/美Capitol  錄音 或至少找日本的東芝錄音, 而不會是某個東南亞小廠出品.

評分

參與人數 2威望 +20 金錢 +20 收起 理由
Paulchung1974 + 10 + 10
kinhungw + 10 + 10 絕對認同

查看全部評分

還是好音樂最好.

8

主題

276

回帖

0

精華

鑽石玩家

Rank: 12Rank: 12Rank: 12

積分
465099
發表於 2018-2-11 10:15 | 顯示全部樓層
kl122002 發表於 2018-2-10 21:41
視乎公司而定. 一般而言母帶是很貴重的東西, 即使唱片公司也不會隨便開用.
音樂資料庫是母帶的其中一份副 ...

由六十年代開始聽黑膠,個種感覺和韻味,至今難忘,年青人與我等老餅當然大為不同。不過聽音樂的方式各有取捨,要求高低亦不同,只要聽得開心便算了。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20 金錢 +20 收起 理由
kl122002 + 20 + 20 用家心得極具參考價值

查看全部評分

Audiolab 8000Q 8000PX Arcam CD17 
NAD1050 Chord Mojo Sonus Faber Concertino Bryston BHA-1  Meridian Explorer X-Can V3  
X-PSU JVC FX-850 Audeze LCD2  AKG-K812 Shure 1540 Sennheiser HD650  IE800

31

主題

349

回帖

0

精華

黑鑽玩家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積分
253914

76 榮譽忠義勲章

發表於 2018-2-11 14:42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在CD盒拿隻CD出來再放入Player...拿一隻黑膠碟出來掃下看下再放入唱盤…有時有D達達聲吾係人人會享受呢仲慢同不便…但我會視為享受…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成為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允許回帖郵件提醒樓主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Post76玩樂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Post76玩樂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權利。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