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fbYouTubeWhatsapp頻道IG

Post76.hk

搜索
樓主: eyebyeye

[討論] HiFi五大元素:平衡度、聲場、音質、動態及音樂性

  [複製鏈接]

5

主題

340

回帖

0

精華

高級玩家

華山派劣徒令狐冲

Rank: 5Rank: 5

積分
4588
 樓主| 發表於 2013-4-13 08:45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eyebyeye 於 2013-4-13 10:05 編輯

(續…HiFi五大元素)

寧靜度及訊噪比
擁有優質高分析力重播器材的朋友,倘若仍未能表現聲場必須的弱音訊息,便需要檢查一下房間的寧靜度及重播系統的訊噪比有否問題了。道理很簡單,你在寧聽香港管絃樂團在輕奏細緻的慢板時,附近其他人在交頭接耳,你又怎能領略其微細變律及感受其動人氣氛呢?CD重播系統的寧靜度及訊噪比,是明顯較黑膠唱片優勝的,但黑膠唱片的空氣感卻較CD來得自然。利用全平衡式訊號傳輸及線路設計也可有效增強訊噪比。另外我們也要注意重播系統的整體電源供應是否完善,包括電壓、火線、零線的位置與接地正確與否,訊號線及電源線的屏閉功夫有否做足,它們之間的擺放位置會否互相做成電磁干擾而產生電噪聲等等。玩黑膠唱片的朋友面對的電磁噪聲問題更大,因唱頭拾音的訊號微弱,比CD需要的放大倍數高很多,祗要稍有差池便會做成很大的雜訊。

聚焦力、立體感及層次感
能否表現百多人大合唱團的感染力及震憾力在乎聲場表現中的聚焦力及立體感。在頻率或個別樂器的體積比例不當下,合唱團很容易被其他樂器蓋過,又或變成調高了音量的小型聖詩班。良好的層次感要能清楚界定錄音中的每層樂器及後排伴唱團的前後位置,像真地「看到」男、女高音在台前詠唱。後一點是高中低音弦樂組,再後一點是木管樂及銅管樂組,最後面是不同聲部的和唱。當然,層次越分明、轉變越自然,便越覺置身於現場之中。但層次感也是有限的,不要走火入魔。在現場聽音樂時,由於場地的自然混響效果、人聲及不同樂器的能量感、穿透力不同,以至拾音元件的精細度遠遜於人耳等種種原因,在不同的聲壓及樂章中,會使我們覺得層次變得混和,響亮的定音鼓、雄壯的合唱高潮及清脆的三角鈴聲,不是彷彿一下子便跳到整個聲場的最前面嗎?

我們在HiFi雜誌中,常常看到一些專業寫稿的朋友,為了讓讀者在看器材或揚聲器介紹文章時較有趣味,往往在用詞上會較為誇大、型像化及效果化,多加了一些調味品及修飾詞句,使我們欣賞他們的文章時有提神醒腦的效用;這點需可說無可厚非,但我們卻不應拿來對比真實世界的HiFi事物。記得曾經有某篇介紹一台數碼模擬轉換器(D-A Converter)的文章,形容其優異分析力及層次感時,舉出著名HiFi試音碟「黑教堂」的某段合唱,比其他器材更可聽多一排人,合共六排人在演唱及該排人的其中某人的唱功如何了得云云。此點令小弟其中一位自信已達「Hi-End」境界的朋友為此而大破慳囊,更換了一大堆更「Hi-End」的器材,由於他始終欠缺了「想像力」,故仍然為未能找到第六排那人而耿耿於懷。想像力是需要的,因為在真實的現場大合唱演譯中,我們應該聽到的是不同的「群體聲部」在前後左右和唱,而非能聽到有多少行站得這麼接近的人在「獨」唱,或某人在該聲部中脫穎而出。對合唱的要求略有認識的人皆知道,同一和唱聲部無論聲調之高低及音量之大小均要求每人盡量協調,不可個人特出,特出者可能早已被嚴格的指揮敲頭後「驅逐出境」了!
(…待續)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9 金錢 +9 收起 理由
老豆 + 9 + 9

查看全部評分

不應迷信科學但不可不相信科學。

5

主題

340

回帖

0

精華

高級玩家

華山派劣徒令狐冲

Rank: 5Rank: 5

積分
4588
 樓主| 發表於 2013-4-13 14:57 | 顯示全部樓層
(續…HiFi五大元素)

揚聲器擺位與房間的吸音
前面說過,立體音場是人腦通過聽覺接收了左右兩組聲音後,根據它的聲量及時間的微弱變化而產生出來的。所以,在我們監聽聲場優劣時,切忌坐於兩旁便胡亂批評,必須要座在兩只音箱的中線上,再前後找到適當的距離才可獲得最佳聲場效果。揚聲器的擺位對於聲場的營造起著非常重要的因素。它們與後牆、側牆的距離,往往祗要相差數亳米已可以做成很明顯的差別。要獲得良好的聲場,請在揚聲器擺位上痛下苦功。

除了揚聲器的位置外,房間的吸音也不可過量。記憶中不少「高手」都是敗於人云亦云,硬將別人房間才合用的吸聲大法搬回自己家中,使聲音變得死板呆滯,現場感及活生感蕩然無存,那有聲場可言。但也要注意房間不可太「生」,太「生」的房間往往存在太多的反射聲,這樣也會擾亂及破壞良好的聲場重現。至於理想的房間吸音需要,因個別房間的結構、大小及聽者的主觀要求而不同,必須親自多些體驗現場音樂才可作出合適的調校。
        (…待續)

評分

參與人數 3威望 +29 金錢 +29 收起 理由
老豆 + 9 + 9
sam12345 + 10 + 10
ckw3031 + 10 + 10

查看全部評分

不應迷信科學但不可不相信科學。

181

主題

3473

回帖

0

精華

星級玩家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6964

76 精選榮譽會員勲章

發表於 2013-4-13 18:40 | 顯示全部樓層
eyebyeye 發表於 2013-4-13 14:57
(續…HiFi五大元素)

揚聲器擺位與房間的吸音

呢一方面唔易處理及好難學。
YBA +  Fischer & Fischer

5

主題

340

回帖

0

精華

高級玩家

華山派劣徒令狐冲

Rank: 5Rank: 5

積分
4588
 樓主| 發表於 2013-4-14 08:44 | 顯示全部樓層
(續…HiFi五大元素)

房間越大、聲場越好?
經驗告訴我們,不可過度追求聲場的完美,因始終我們的HiFi房間並非真正的音樂廳。一般房間能有廿呎寬已經是非常難得的了,若硬要制造完美的六十呎至一百呎寬的真實現場效果,在個別樂器的體積比例及音色傳真度上便必然要作出重大讓步,令我們祗能感受到大樂隊的威力、音響效果而減低了欣賞音樂中的韻味。那麼是否擁有越大的房間,音效及聲場就會越好呢?問題看來並非如此簡單,因為房間越大,要用來驅動其空氣,足以產生理想音效的能量便越大,揚聲器的單元也要越大越多,雖然我們可以用B類或D類晶體管擴音機去達至數千瓦的廉價大功率輸出,但若閣下聽慣了純A類低失真音質的聲音,是否可忍受如PA擴音系統的噪音呢?其次如動態失真、房間吸音處理等等間題,也是頗令人頭痛的。當然若閣下有能力解決上述各項難題,重播地方越大,聲音便會越從容不迫,樂器的音色、形態、像真度、現場感及氣勢將可達至「亂真」境界。
                               (…待續)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9 金錢 +9 收起 理由
老豆 + 9 + 9

查看全部評分

不應迷信科學但不可不相信科學。

4

主題

31

回帖

0

精華

見習玩家

Rank: 2

積分
324
發表於 2013-4-14 12:29 | 顯示全部樓層
師兄並未考慮到屏封喇叭對環境的要求,比擴音机要求更重要, 如magneplannar 1.7, 3.7 及 20.7, 價錢反而次要, 個人經驗, 要離後牆4尺, 反之,你花幾多錢在部amp 都是涉然.
個人所好, boxie piston speakers 在HT 是非常好, 但 在 2 CH. 上,  只是外於地方所限, 不得矣之選.

5

主題

340

回帖

0

精華

高級玩家

華山派劣徒令狐冲

Rank: 5Rank: 5

積分
4588
 樓主| 發表於 2013-4-14 12:40 | 顯示全部樓層
希客 發表於 2013-4-14 12:29
師兄並未考慮到屏封喇叭對環境的要求,比擴音机要求更重要, 如magneplannar 1.7, 3.7 及 20.7, 價錢反而次要 ...

多謝補充
不應迷信科學但不可不相信科學。

79

主題

1481

回帖

0

精華

星級玩家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7759
發表於 2013-4-14 14:05 | 顯示全部樓層
希客 發表於 2013-4-14 12:29
師兄並未考慮到屏封喇叭對環境的要求,比擴音机要求更重要, 如magneplannar 1.7, 3.7 及 20.7, 價錢反而次要 ...

其實所有喇叭對環境要求都係高,擺位由其重要,只不過無去深入探究,
貪方便換條線,換部機咪攪掂攞,最終都係一般一般,在我網誌一早已經講左,
將對喇叭移前推後,擺左擺右聲音已經千變萬化,我都係想更進一步先搬屋,
在討論區話線唔重要,機唔係重點會犯眾僧的,所以我都好小出聲,
大家玩得開心就好!!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9 金錢 +9 收起 理由
老豆 + 9 + 9

查看全部評分

4

主題

444

回帖

0

精華

進階玩家

Rank: 4

積分
2357
發表於 2013-4-14 16:46 | 顯示全部樓層


篤破HiFI界的忽悠及折騰,又用便宜的方法在以上五大方面取得不錯的的平衡是買一對有源鑑聽喇叭!

不過觀察很多朋友置在堆堆砌砌,享受一個過程,欣賞音樂已是次要。玩得有道,還是需要一點準則,明其所以,不至於人云亦云
簡約唯美主義者

5

主題

340

回帖

0

精華

高級玩家

華山派劣徒令狐冲

Rank: 5Rank: 5

積分
4588
 樓主| 發表於 2013-4-14 18:5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eyebyeye 於 2013-4-14 18:57 編輯

音質(Sound Quality)

音質的優劣並非單純可用音色一詞以蓋之。其中尚涉及聲音的質感、密度、量感、分析力、細緻度、鬆緊度、像真度及泛音的自然變化規律等等...

我在這裡說的音質(Sound Quality),可能就是一些前輩一直沿用的「音色」一詞,用以形容聲音是否像真度高及悅耳動聽。我不敢說前人錯用此太簡單的代名詞以表達這麼複雜的事情,但為了更清楚及更細緻地描述聲音的質素,在這文章內的「音色」(Timber)一詞卻代表著不同的含意,它祗是音質的其中一個基本元素,希望各位不會因此而混淆不清。

上面提到,有些前輩認為『音色』就是聲音或音樂的全部,但『音色』一詞實質是直譯英文Tone Colour而來的。Tone者,范指樂器或人聲的音調、基音也;而Tone Colour者,有與別不同「色彩」的音調也。法國人也用「Timbre」一字作音色解。所謂與別不同「色彩」的音調,其實是各種不同樂器的基音音調加上各自擁有的泛音及奇偶次諧波的量的多寡,密度層次的分佈,時間的分配特徵等等而形成。簡單來說,就是小提琴要有小提琴獨有的穿透性及甜美通透的高Tone音色,大提琴要有大提琴獨有的純和溫暖及厚潤的中Tone音色,Double Base要有深沉浩瀚及從容不迫的低Tone音色。故此,筆者也贊同『音色』一詞應代表多些聲音的意義,但嚴格說來,過往『音色』一詞,雖然較現今所包含的意思為廣,但極其量也祗能說代表了聲音的大部份,而非代表著音樂的全部。

年青一輩對『音色』一詞,也有著完全不同的概念。在這十數年間,我們常常會看到人們怎樣使用『音色』一詞,例如:「這件膽機的音色真甜美!」,「這條音響線的音色很濃厚…」,「聲箱加了釘腳後,音色較為通清…」等等。

這些例子,不論日常玩HiFi時在朋輩間很普遍地聽到,連帶翻看HiFi雜誌,也見到不少寫手不時有相同的形容語句。似乎『音色』一詞,已被新的一代廣泛地用於形容聲音的一般外在美感,而非像過往玩HiFi的前輩一樣,用以形容重播的聲音或音樂的優劣的全部。當HiFi雜誌大部份的看官們,對某些名詞或述語都有著不同的理解時,最簡單的方法莫過於適應他們的語言。

如此這般,為了今後可更細緻地研究及討論聲音的質素,在下便再引進了『音質』(Sound Quality)這新名詞以函蓋代表著聲音質素的下列元件:

音色(Timber)
質感(Texture)
分析力(resolution)
重量感(Weight)
密度(Density)
泛音(Harmonic)
鬆緊度(Softness & Tightness)
自然度(Naturalness)

以下讓我們詳細舉例說明之。
                                                                                    (…待續)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9 金錢 +9 收起 理由
老豆 + 9 + 9

查看全部評分

不應迷信科學但不可不相信科學。

5

主題

340

回帖

0

精華

高級玩家

華山派劣徒令狐冲

Rank: 5Rank: 5

積分
4588
 樓主| 發表於 2013-4-14 22:30 | 顯示全部樓層
kvic 發表於 2013-4-14 16:46
篤破HiFI界的忽悠及折騰,又用便宜的方法在以上五大方面取得不錯的的平衡是買一對有源鑑聽喇叭 ...

不應迷信科學但不可不相信科學。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成為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允許回帖郵件提醒樓主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Post76玩樂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Post76玩樂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權利。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